- 【情绪管理】允许孩子哭出来吧添加时间:2019-01-02 15:44:28 作者: 点击数:
孩子有可能因为和同伴之间发生争执、愿望得不到满足等原因而哭泣,家长处理得好,既可以加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,又可以完善孩子的自我成长,反之则不然。
父母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,必须源于爱,回归到自己的感觉和感受,而不是心理技术。以尊重对待孩子是唯一能够帮助孩子成长的方法。那么,在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时,爸妈应该知道哪些呢?
孩子是可以哭的
哭泣是一个正常的人表达感情的方式,孩子是可以哭的。如果你面对孩子哭闹很恼火,说明你内心不允许孩子哭。因为不能制止孩子哭闹,你会觉得自己无能,所以常常会以大发雷霆来制止孩子哭泣,这是家长的问题,与孩子的哭闹没有关系。看到孩子哭闹到发火,这中间成人的心理过程是很快的,一般人很难觉察。
首先家长要允许孩子哭,其次是要承认我们有时是无能的,允许自己无能。
孩子在家长面前哭,表明孩子是安全的,健康的,可以用哭泣表达自己的情感;其次孩子承担自己的悲伤也是孩子分内的事,这是他生命的组成部分。
孩子哭泣时需要家长的陪伴
孩子哭了,最重要的是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孩子的情绪认同。很多时候情绪处理好了,孩子就不再坚持自己的不恰当要求。家长这时候可以用恰当的语言,尽量准确地描述孩子的情绪,认同孩子的情绪:
“他把你的东西抢走了,你很伤心。”
“他这样对你,你很难过。”
“弟弟哭了,你没有打他,爷爷说你打了,你很委屈。”
“今天真倒霉,出门就摔了一跤,摔痛了吧,我看看是哪里伤着了。”
这时候最好蹲下来和孩子说话,看着孩子的眼睛,要有眼神交流。如果家长有感觉,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,比如,“妈妈没有保护好你,妈妈很难过。”如果没有,就抱着孩子,用“心贴心”的方式感受孩子的情绪。
如果孩子情绪激烈要赶家长走,家长明确地告诉孩子:“你很难受,妈妈要在这儿陪你。”大一点的孩子,可以在情绪缓和以后给他独处的空间。
要学会对孩子说“不”
当孩子的要求超出了家长的接受能力,可以对孩子说:“你的要求得不到满足,你很伤心,你可以哭。”这个时候,家长也可以用“心贴心”的方式静默地拥抱孩子,感受他的情绪。
除非救急,千万不要用替代或者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停止孩子的情绪释放,否则孩子的情感释放模式(逆商)可能会扭曲。
如果孩子哭闹,家长嫌烦就妥协了去满足孩子的需求,孩子可能很快就学会用哭闹来控制大人。哭就得到的模式,是不健康的,应该得到制止。
引起孩子哭闹的原因
孩子哭闹的原因可能很多,比如,孩子可能总喜欢在一个地方玩,家长想走,孩子不走。这个时候,家长可以给孩子讲:“再玩十五分钟,我们就走。”时间要明确,切忌“再玩一会儿”等模糊概念;如果时间紧急,也可以立刻抱着孩子走,如果这时孩子哭了,要允许,不要因为孩子哭泣而训斥打骂。
发生最多的,可能是和同伴分享物品的问题。大人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主人要让客人、大孩要让小孩,这些不灵活的价值观会造成孩子人格成长的混乱。别人的东西,要经过别人的同意才能享用,自己的东西要自己愿意才可与别人分享,公用的东西以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使用。
如果孩子能够按照这一原则自己处理好他们之间的事情,大人就不要介入;如果孩子们没有按照这个原则发生了冲突,大人要直接回到倾听孩子情绪的阶段,等孩子情绪平静以后问孩子自己的想法,然后大人再按照上述原则和其他孩子交涉。
孩子的大方不是教出来的。当一个孩子的物权得到足够的尊重,内在有足够的安全感,他会处理好分享这件事情。
如果用强势的方法培养孩子“大方”的习惯,孩子可能变得很“假”,这种假,可能害了孩子一辈子。
结语:大多数父母都不想让孩子哭,然而,哭也是孩子表达情绪的一个正常途径。作为父母要接受和重视孩子的情绪,不能因为孩子哭闹而轻易发脾气,要尽力做到陪伴孩子、与孩子共情、找到孩子哭闹背后的原因,并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。